你的生活中,常需要「做決定」嗎?
事實上,無論你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的每一天總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決定。這些決定也許不大,例如決定在會議上要說什麼,在提案上要穿什麼,見到客戶要如何應對;也可能很大,例如是否拓展新門市,要不要搬遷廠房,併購另外一家公司…等。而不論你做決定的速度是快是慢,是偏好跟隨直覺或傾向條理分析,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難以下決定的時刻。
會提起「做決定」這件事,是因為我在課程中與一群身為企業領導人的學員們聊到最近出版的新書《衣櫥加法》。在這本書中,我提出了「合身、合心、合靈」的概念,幫助讀者以這「三合」為輔助,迅速做出判斷,除了決定今天穿著是否合宜之外,也依此為自己打造高效率的衣櫥。課後一位學員回饋,他除了將「合身、合心、合靈」的三合思維運用在每日穿衣上,也在工作中運用它來幫助自己做決定。過往他做決定總是需要花上一段不短的時間,或是做完決定之後仍然惴惴不安;然而讓每個決定「合身、合心、合靈」的思考過程,卻讓他做出決定後就感到很踏實,十分受用。
「合身、合心、合靈」的三合思維,說穿了非常簡單。那就是在每一次做決定之前,無論這個決定是小是大,都先問自己:
它合身(符合我的實際條件)嗎?
它合心(符合我的外在地位)嗎?
它合靈(符合我的內在渴望)嗎?
過去我們做判斷,往往只專注於「合身」的層次。就拿「是否要接下新案子」來說好了:通常,我們會思考自己與團隊的時間、人力、檔期可以配合嗎?團隊的能力足不足以勝任?這個案子帶來的利潤合理嗎?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運用?
當一件事情「合身」了,接下來就需要思考它是否「合心」。合心,亦即它是否符合你的身分地位,例如當你想在會議上提出一個意見,需要先思考,以自己的身分,指出這件事適當嗎?要用何方式來指出?過去身為經理時可以說的話,現在身為總經理,說出來仍然妥當嗎?又例如,當你代表公司公開回答問題,你的回答不只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整體企業形象,這時就要以「合心」的角度檢視自己所說的話,是否符合外界對公司的定位?
最後,千萬不能忘了思考「靈」—這個決定,符合你的內在渴望嗎?這件事是否是你真心想做的?它符合你的價值觀、信念與良知嗎?如果不考慮其他條件,你仍然會做這個決定嗎?這些問題,都可以拿來自我詰問—或許聽起來很神秘,然而只要誠心地聆聽自己,答案就會自然浮現。
這就是「合心、合身、合靈」的概念。它的確非常簡單,最重要的是:他讓你與自己更連結,當你每個決定都能「合心、合身、合靈」時,你確確實實會感受到平靜與踏實感。
下次遇到難以下決定的狀況時,不妨就用「合心、合身、合靈」的概念,思考看看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_YxN3cjno
延伸關鍵字:衣櫥加法、合身合心合靈、形象管理、形象顧問、合身度、個人服飾採購規劃、Personal Sho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