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有點緊張,你們想要溝通事情、又希望能聽到孩子真正的想法時,應該怎麼坐最好?
A:爸媽坐孩子對面
B:爸媽一人坐孩子旁邊,一人坐對面
C:爸媽一人坐的90°角,一人坐對面
如果是你,會怎麼坐呢?
我們經常覺得,兩人容易起衝突多半是因為彼此之間個性不合、立場互斥。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彼此之間情勢緊張,除了人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因為「座位」的安排,加深了彼此的對立感受?
彼此關係緊張時,不要「面對面坐」
互相表現/散發出100%的好感度,當然是錦上添花;不過換個角度想,若彼此有嫌隙,面對面時,「嫌隙」也會100%地被表現/散發出來,就很容易讓「對話」變「對立」。
所以,如果自己和對方不合或有衝突,千萬不要面對面坐,而可以採取其他的坐法。
光看文字可能沒那麼好想像,以下就以圖解來說明上面的例子:假設最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有點緊張,想要溝通事情、又希望能聽到孩子真正的想法時,應該怎麼坐最好?
【坐法A】
當雙親坐在一邊、孩子坐在另一邊,形成了兩邊面對面的形勢,雙方的交談很容易會像戰場,你射我一箭、我還你一槍;於是,雙親的關懷或問話,聽在孩子耳裡都像是在訓話;孩子的心聲,也很容易被父母理解為頂嘴或強辯。

【坐法B】
這時,如果希望軟化形勢,不妨換換位子,例如讓爸爸媽媽其中一人坐在孩子旁邊,就能對孩子造成支援、支持的感受:

【坐法C】
或者,三個人分別坐在桌子的三邊,父母之一和孩子相鄰90°角,這樣的座位能夠產生親切感,有助於交流情感、吐露心聲。

職場上,感情好的同事反而要「分開坐」
不過,這是否就表示我們平常最好避免面對面坐,而是該盡量坐在一起?那倒不盡然。特別是在職場上,展現與特定人士的交情,很容易造成「搞小團體」的誤會。
例如,假設辦公室中有兩位同事私交甚篤,大家都知道他們是死黨;而當老闆在台上講話,這兩位鄰座的同事只要稍微傳個紙條、交頭接耳,甚至僅僅眼神交會,看在其他人眼裡,都很像意有所指。
因此,建議「小團體要打散」:感情特別好的同事,或是隸屬於同一團體的同事(如都是人資部門),在有其他人參與的會議中,「分開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