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踏入便利商店聽見店員喊「歡迎光臨」,或是打電話至客服專線聽到制式化的「您好,敝姓X,很高興為您服務」,可能都不大會有什麼感覺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服務應對,難道不好或不對嗎?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已經習以為常、甚至無感了?
有一次我和同事去買咖啡,在結帳完、走到等候區後不久,服務人員快速將咖啡送上說「抱歉讓您久等了」其實我們的等候時間很短,服務人員卻還是「道歉」了。也許這是該公司規定的流程之一,但難道服務就這麼一成不變嗎?
這是一個強調體驗經濟的全方位服務劇場時代,如果只遵照公司標準作業手冊裡指示的罐頭話術和慣性動作,將無法創造客戶的「超感體驗」。標準化服務和客製化體驗其實是迥然不同的,以客戶體驗為結果導向的成熟服務,應該活潑靈巧、生氣勃勃,讓看似平常的服務公式,更能貼近人性、與時俱進。
服務如同洋蔥,可以一層層剝開,最外圍的保護皮是企業標章、或以客為尊的服務口號,內圈是SOP既定制度,再往內探究,會發現層層包覆的內在核心,正是由服務者的心所涵養的「服務精神」。我們該如何豐富服務精神、重燃服務熱情?
每天重複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被人服務也服務別人。孔子訓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服務精神則是顛倒過來:「己所欲,施於人」,我們希望如何被對待、被感動,就以同樣方式對待客人,甚至多做一些、多加一點洋蔥在裡頭。
洋蔥秘方就是觸動客人的感官、也觸及他內心感受的貼心巧思,這些帶有甜意的洋蔥服務料理法如以下:
- 客戶進門時,不再說「歡迎光臨」。
「歡迎光臨」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客戶會無話可接、不容易產生反應。你可以改以「您好!晚安。」作為招呼,讓客戶有機會能夠回應你、看見你。
- 帶位時,說得比「這裡請」更多。
每位客人對於「座位」具有先入為主的個人喜好與使用習慣,服務人員應該多注意到這些細節,例如座位照明充足嗎?桌位視線會不會直視廁所或廚房?靠窗位置會被太陽直曬而不舒服嗎?獨自用餐的客人是否需要寧靜角落?此外,你可以詢問並確認客人心意:「這是為您安排的座位,您還喜歡嗎?」、「請問您有想要的位置嗎,靠窗或是靠走道?」讓客戶擁有座位的選擇權與決定權,傳達更多的體貼和尊重之意。
- 當客人要水時,多問一句「請問您要溫水還是冰水?」
除了說「好的,沒問題。」你可以再細心確認飲用水溫度,就像要詢問冰咖啡或熱咖啡一樣自然。腸胃保健的觀念普及,加上夏季室內空調溫度通常較低,舒適水溫不只暖胃,更能傳遞你的深思熟慮。
- 結帳時,別劈頭就問「有會員卡嗎?」
確認會員身分沒有錯,但這句話並不是歡迎之詞,如果客人正好不是會員,購物的快樂感將因此降低,彷彿被拒於門外。「您想要的東西都有買到嗎?」、「今天的餐點都還滿意嗎?」先關心確保客戶的滿意度,再提供會員好處。
- 結帳時,把「紙鈔、零錢、收據、折價券」依序遞出。
日本櫃檯的結帳服務會「拆解動作」來協助客戶收納:找零,點收紙鈔,遞出收據、最後才雙手奉上優惠券。除非客戶沒帶皮夾,什麼都順手往口袋一放,否則根本無法一手握住所有東西,因為皮夾的鈔票格、零錢袋、信用卡袋都是分隔的。
- 回覆客人詢問時,不只是說「請稍等一下」。
有位常至各地出差的朋友曾告訴我,他觀察到最會處理客戶詢問的服務站,就在摩斯漢堡高鐵左營店。當時他問服務人員「還要多久?」得到的回應是「您坐幾點鐘的高鐵?! 」,這句積極主動的回答一直讓朋友印象深刻。COLDSTONE聖酷石冰淇淋則是回應客人「請稍等”我”一下!」這個我加進「人」的因素,代表「我」的承擔和負責,表達出對等待時間的決心與重視。
打動人心的服務絕非一成不變地照表操課,今日的規則標準都有可能會在明日被超越,就如同人的心會不斷變化與追求。貼心的服務正是「用我的心貼客人的心」,多用心、多雞婆一點,將每位顧客、每個事件當作獨立個體來處理,服務之中自然就會長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