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跟幾位朋友約在辦公室附近的餐廳,走出大樓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我心想,餐廳就在馬路對面,應該不用折返辦公室拿雨傘,於是用手遮著頭、等著紅燈一轉綠,就要一口氣跑過斑馬線;這時卻聽到身邊傳來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妳要撐傘嗎?」我回頭,是一張笑瞇瞇的臉龐。
「我也要過馬路,要不要一起撐傘?」我欣然接受了她的好意,但聽口音不像台灣人,好奇一問,才知道她已經從印尼來台灣工作好幾年了,目前在我辦公室隔壁的大樓當家庭幫傭。我問她:喜歡台灣嗎?她回答:很喜歡,台灣人很善良。
其實我是一個不太帶傘的人,偶爾淋雨也不以為意。然而,這似乎是我唯一淋雨時,有陌生人來「救」我的經驗,而這個人居然是一名外國人……我不禁思索,如果換作是我,在路上看到別人淋雨,會過去和他一起撐嗎?進了餐廳後,我把這個問題拋向了同桌的朋友,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一位男性朋友說,自己曾經在大雨時主動上前問別人要不要一起撐傘,但好幾次對方都露出嚇一跳的表情、迅速拒絕了他的好意,自此以後他就不再這麼做了。另一位女性朋友說,如果對方是同性就無妨,但如果是異性,還是會覺得不太自在。也有人說,即使看到別人沒傘撐很狼狽,但自己的傘也沒大到哪裡去,硬要幫別人可能連自己也會淋濕,想一想就算了。
「只是撐個傘,幹嘛想這麼多?」朋友中有人看不下去我們的討論,「你們想得太複雜了,今天發生的事情若以最簡單的方式來定義,就是:身而為人的我,看到了身而為人的你此時此刻的需要。我手邊剛好有資源,你也剛好用得著,於是我就與你分享,就是這麼單純。」
為什麼我們不容易接受別人對自己好?
過去我們常覺得,別人對自己好,可能是有什麼企圖、有什麼目的;我們被教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讓別人服務自己,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但是,或許可以換一個想法:宇宙是一個圓,很多時候別人對我們好、服務我們,可能並沒有什麼企圖,也不預期你要還,他所做的,只是單純的分享而已。
這不是一對一的「對價關係」,而是一個一個接一個的「傳遞關係」。
當別人對你好,經常是因為他的生命中,也承接了許許多多來自其他人的善意,因為富足,分享就變得簡單,就像一個人自己的杯子裡裝滿了水,看到別人的杯子空了,就倒一點給別人,是很自然的。
我想,那天為我撐傘的印尼女孩,雖然離鄉背井出外工作,但她周遭一定有很多善良溫暖的人。我在她的舉動中,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安全感,所以主動服務別人的同時,內心知道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服務」而降低。這種安全感並非來自社經地位或出身背景,而是來自於這個人是否能經常感受到別人的善意。每一個願意服務的人,內心都需要有這樣的安全感;或者反過來說,你需要擁有充足的安全感,才可能自然地從心而發服務別人,把善意傳給下一個人。
從被動的義務,到主動的服務
是的,印尼女孩為我撐傘,不是她工作的一環,是她看到我的需求之後,自然而然的反應;也就是說,她不是履行義務,是選擇提供服務。這兩者有何不同?首先,講到「義務」,我們會聯想到:責任、承擔、不得已、被動接受、沒有選擇、逆來順受;因此若你將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視為義務,哇,那生活還真的挺辛苦呢。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把「義務」轉換成服務,化被動為主動,生活可能就會很不一樣。
義務,是用肩膀扛的,是不論你願不願意都得達成的目標,如果沒達成,代表你不及格;義務,是扣分的思維。
服務,是用心去領受的,是你心甘情願的,不求回報的付出,付出了、對方接受了,那很好,但如果成果不如預期也不要緊;服務,是加分的思維。
當我在課程中與學員分享義務與服務的差別,一位學員給了我很實際的回饋。她過去認定,「每天早起幫三個小孩做便當」是自己的義務,犧牲睡眠時間的她,早上手忙腳亂,做得很辛苦。然而,當她開始把做便當視為一種服務,釐清自己是出於自由意志,選擇透過親手做便當,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心,並且讓小孩吃得健康、不需要去買福利社的外食,她的心突然就開闊了!過去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因此覺得孩子「欠」了自己,但現在發現,一切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己的決定,一切的選擇都操之在己。
最近沒辦法服務別人?讓內心回歸平衡
然而,人的狀態本來就會起伏跌宕,即使是最樂於付出的人,他的「樂於服務程度」也不一定隨時隨地處於相同水平。當你發現自己最近內心有了埋怨的聲音,像是「這種小事怎麼會由我來做」、「我做了這麼多,也沒有人會感激」,沒辦法像平時一樣坦然自處,那或許暗示著你最近處於安全感相對匱乏的狀態。
自己的安全感不夠用,當然沒辦法服務別人。但是,當你的安全感低落,並不等於最近其他人對你不好喔!很有可能其他人對待你的態度沒有改變,只是你選擇不去感受當中的善意。這時,就是該滋養自己的時候了,不只讓別人有機會對你好,也讓自己有意識地感受其他人對你的好。
去感受他人的善意,就算僅僅只是鄰居為你按電梯,走在前面的路人為你撐住門,捷運的乘客讓出路讓你先走,先生把孩子帶出門讓你多睡半小時,太太為晚歸的你留一盞燈,孩子送你從公園拾來的小石頭當禮物……這種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當你真心感受,就能嘗出隱藏其中的幸福。
幸福滋養安全感,安全感滋養善意,善意滋養幸福。宇宙善的循環,就從這裡開始。邀請你從今天起,主動去感受周遭的善意,並且把生活中被動的義務,轉換成主動選擇的服務,把善意傳出去,讓自己成為宇宙善的循環中,一個微小卻活躍的接點。我相信,當我們都能如此,社會將會愈來愈美善而和諧,日子也將更雋永並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