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形象好文

邁入高齡社會,賦予他力量,是陪伴的最大價值

最近我與一位很尊敬的長輩久別重逢,卻發現他臉上少了過去的神采,有點鬱鬱寡歡。細問之後,他才透露:真沒想到,退休之後的生活會有如此看似微妙卻巨大的變化。

退休前,他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階主管,閒暇時間也經常在慈善機構擔任志工,是個活力積極、熱心助人的長者。退休之後,儘管因為腳不方便而需要以輪椅代步,仍然保持熱情、勤練書法、熱心公益。然而經歷幾次店員對待他的方式,他開始信心大減—事情是這樣子的:好幾次跟家人一起去餐廳用餐,服務人員在為其他人點完餐之後,連看也沒看他就直接問同行的家人:「阿公要吃什麼?」而他與兒女去百貨公司買鞋,明明要穿的人是自己,店員卻會徵詢兒女:「他要穿幾號?」他問,「我看起來真的有這麼老嗎?」

近年來各國都進入高齡化社會,如長輩口中描述的情景的確常發生,我就曾目睹在餐廳門口,服務生貼心地詢問帶著高齡父母的壯年子女,「爺爺奶奶要不要坐下來?」,然而說這句話時卻是對著壯年子女,而非高齡父母本人。或者在買東西時,把思緒清明、能應答如流的高齡長輩晾在一旁,無論是講解說明,或詢問長輩的生活習慣、喜好,都是對著壯年子女,言行中似乎把長輩當成了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任何決策都要其監護人—也就是子女—來定奪。仔細觀察,這樣的狀況無論是在服務現場或家中都不鮮見,然而我們卻對其習以為常,未曾察覺其中的荒謬之處,這也讓我決定要寫這篇文章。

不要為長輩貼上無能的標籤

為什麼我們會用對待小孩子的態度,來對待長輩?讓我們先思考一下我們是如何對待小孩子的。假設你看到同事的三歲小孩覺得很可愛,想請他吃冰淇淋,你可能會徵詢他家長的同意,若得到首肯才給他吃。我們不會直接問這個小孩本人,因為我們內心認為三歲孩子還沒有足夠的智慧與經驗,能夠用理性去判斷這個東西對他是否有益。

同理,如果我們想對長輩提問時,明明他就在現場,卻不問他而去問另一個人,那或許也是因為—在我們心中,長輩並沒有「為自己做出理性決定」的能力?

雖然確實有部分高齡長輩受失智所苦,真的沒有辦法為自己做決定;然而卻也有更多的長輩是身心皆活力充沛的,或者即使行動受限,但頭腦思緒卻十分清楚。

我們似乎很習慣地忽略個體差異,而以偏概全地將所有的高齡者都當做弱勢者看待,進而認為他們沒有完整的行為能力,而剝奪了他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力與機會。

這正是我的長輩朋友所經歷的:明明只是坐輪椅,判斷力思考力都一如往常,卻被當成沒有行為能力的人來對待,從中感到的氣餒、挫折,讓她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

實情是:即使一個人身體不方便,也不代表他頭腦不清楚;即使反應不靈敏,那可能僅是神經系統比較慢,需要多一些時間與耐心。如果僅是因為他身體不便、反應慢,就忽略他的自主權,那只會讓他產生更大的無力感。

「無力感」是比病痛更大的威脅

不要小看「無力感」對一個人能造成的戕害。當你生病了,周遭人們的表情、問話、語氣、行為…都以對待弱者的方式來對應你,讓你產生巨大的無力感;也就是說,每一次你與世界接觸,都再度印證了你「身為弱者」的事實。如此,你是不是會愈來愈覺得自己「果然是弱者」?

正如《聖經》所說的,「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幫助正在面臨病痛、衰老的人建立快樂、積極、正向的心態,是使其逆轉恢復的良方。而要達到此目標,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賦予他們力量—除了必要的照護與協助之外,在心態上不要把他當作無能力之人來對待,而是用對待一個「完整的、有能力的人」的方式對待他。如此,他能夠在身體經歷病痛的同時,仍然保有強大的心智、帶著有力量的靈魂、以有尊嚴的姿態,作為一個人繼續生活,而不是成為一個物品般地生存。而這也才是陪伴他協助他最好的方式。

至於要如何避免對方產生無力感?你可以從以下三個具體的行為做起:

1.尊重他的決策與自主權

任何人都不喜歡自己的意見被忽略。儘管可能有行動上的限制,但是自主權、獨立性是每個人都想保有的。因此,不要假設他需要幫助或無法自行處理問題,而要盡可能地讓他參與選擇和決策,只要是你判斷他能自己決定的事情,請盡量讓他做決定。

讓他看見自己可以做出決策、看著這個決策發生,並且享受此決策的成果。即使只是生活起居中的小事,像是要不要加件衣服?點心想吃什麼?如此一點一滴地積累對生活的掌控感,對健康的恢復、信心與快樂的建立必有助益。

2.不用特殊的語氣/措辭跟他說話

有愈來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正確的語言,會避免對小孩子講「疊字」,例如講「車子」而非「車車」。這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語言的正確用法,也有助於孩子發展自己的主體性。我認為不只是面對孩子,而是對所有人都該如此:不需要刻意用高八度的聲音講話,字彙也不用特別簡化。假使要表達的概念比較陌生或複雜,也不要假設對方聽不懂而忽略不講,而是該用其他方法(如圖片、類比…)把概念表達清楚。

3.互動時,將雙方視線的高低差保持在30公分以內

肢體動作會牽動心理感受。若你希望雙方的溝通,能讓彼此都感覺到充分的尊重與尊敬,那麼一定要記得將雙方視線的高低差保持在30公分以內。

想像一下:當你坐在輪椅上,想與另一位站著的人說話時,你會需要微微抬起下巴才能仰望著他,方能與之四目相對,而站著的人也需要低頭俯瞰。然而,這樣的動作其實對身、對心都會造成負擔:身體上,脖子可能會痠痛不舒服;心理上,在這一坐、一站之間,創造出了一種「上對下」的心理感受,讓坐著的你產生倚賴、倚靠對方,或自己變得無助而渺小的感覺。

這時,只要將雙方視線的高低差拉到30公分以內­—站著的人微微彎下身子,或者站得稍遠一點,讓彼此之間的視線高低差變得較不明顯,就能有效降低脖子不適的可能性,同時也削弱了「上對下」的感受。

無論你是家有長者,或是工作中會遇到這樣的對象,都能夠運用以上三件事,協助對方生活得更有品質,也為自己的生活、工作創造更大的價值!

—本文同步刊登於2023/06/09聯合報繽紛版

作者簡介

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創辦人,創造一系列科學化、系統化的形象教學體系,知名課程【衣Q寶典®】幫助上萬名職場工作者打造成功形象,進而展現實力、贏得先機。 至今已引領團隊協助上千家企業整合員工形象,如台灣高鐵、LEXUS凌志、國泰世華銀行、宏達電子、中國美的集團等, 2004年獲中國婦聯頒發【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家】。 著有《成功禮儀》、《女人,妳的名字叫美麗》、《男人,展現你的成功有型》、《穿對更成功》、《衣櫥減法》、《衣櫥加法》、《魅力領導學》等32本形象管理專業書籍,是亞洲形象管理界著作最豐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