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被邀上台致詞,總是讓你緊張不已嗎?你認為只有口齒伶俐、反應靈敏、詞藻豐富、善於歌功頌德的人,才有條件臨場上台致詞嗎?
臨場致詞,可說是領導者的隨堂考。好消息是:決定臨場致詞好壞的關鍵並不全在口才,更在於致詞者是否能適時、適地、適人,恰如其份地講出「剛剛好」的話,而在這短短的致詞中,就能看出一個領導者的心態如何、格局多大?有沒有識時務的能力?能不能將想法快速整合為語言?
首先,定位決定了致詞的格局,因此上台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畢竟,別人之所以邀請你上台,是為了要讓活動增色,包括讓場子氣氛更輕鬆、讓主人更有面子、凝聚員工向心力,或是提供媒體報導的正面素材…等;而非提供舞台,讓你暢所欲言或自吹自擂。即使你因場合所需,真的得為自己(或所屬團體)宣傳,也要拿捏分寸,千萬不要喧賓奪主而顯得有失格局。
再來,請謹記「快上慢講」。當對方提出邀請,你就已經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了,因此這時容不得推辭,你要做的是:大方接下任務,優雅從容上台。站到台上之後,與其立刻開口,不如先站穩腳步、環顧全場,如果有點緊張,可以從觀眾中挑選一兩位表情友善親切的對象,微笑注視著他。這個小動作,不僅有助於化解你的緊張,更能夠在觀眾群中創造出漣漪效應,讓整體觀眾感受到你的親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上台致詞不同於演講或簡報,因此不需要過度嚴肅,只要以真心分享、怡然自信的心態來應對即可。
臨場致詞的最佳長度,是一至三分鐘。我的好朋友夏韻芬是知名作家、廣播主持人,每次參加這類餐宴場合,經常受邀上台致詞。一上台,她常問台下聽眾,你們想聽一分鐘的版本,還是十分鐘的版本?隨著全場哄堂大笑,回答「一分鐘」,她也從善如流,給予新人祝福隨即從容下台,皆大歡喜。然而致詞也不是愈短愈好,有時過於簡略反而易顯倉促敷衍。建議上台致詞不要少於五句話,將長度控制於一至三分鐘最好。
臨場致詞黃金公式「連結+故事+祝福」
至於上台該講什麼內容?不妨將這個公式記起來:
- 開場連結:
抓出自己與主角或在場人士的共同點,好比都是某校校友、都看了世足賽、都在工具機產業鏈裡…由此切入,能夠迅速與觀眾連結。
例如:我和董事長是大學同學,他熱心的個性一點都沒變,記得我們當時追女朋友,都是互相幫忙,現在追訂單,也是互相幫忙…
- 中段故事:
沒有人不愛聽故事,特別是秘辛故事!你可以分享自己與主角之間的往事,不論是好笑的糗事,或是溫暖人心的事件皆可,若能夠展現出對方不為人知的一面更好。你會發現,比起單純地講主角的好話,一個真實的故事,特別是沒那麼「完美」的故事,反而能讓主角更立體、更鮮活,更有人味,也因此更能創造高好感度。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為主角(或所屬團體)加分,所以即便是糗事,也要導引正面方向。
例如:我們原本都以為總經理很嚴肅,但是我記得多年前跟總經理到國外出差時,不小心進了一家完全沒有英文菜單的餐廳,又遇到語言不通的服務生,真的不知如何點菜…就在大家快要放棄的時候,總經理居然開始跟對方比手畫腳,我才知道總經理演技這麼強,也幸虧如此,我們最後吃了一頓很棒的晚餐…
- 結尾祝福:
最後,衷心給予主角(或所屬團體)祝福。如此,就是一個結構完整而圓滿的即席致詞了。
—本文首刊於《商業周刊》第 183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