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形象好文

領導者面對外表批評的應對策略

領導者面對外表批評的應對策略

藝人賈永婕日前接任台北101董事長,公開宣示:「我負責美麗時尚」,其亮麗的外表成為注目焦點,但也有人批評她是「花瓶」。對此,她的回應是:「大家對美女的質疑一定有,我也許不厲害,但可以找到厲害的人來幫忙。」她並未過度解釋自己的能力或學歷—若是這樣做,反而會陷入批評者的陷阱。相反地,她大方承認自己仍有不足之處,並將焦點轉移到擅長的人脈和資源整合。

 
賈永婕面對批評的態度與智慧,值得我們學習。讀者不妨也思考一下:如果是你,面對別人針對外表的批評,會有什麼感受?你又會怎麼回應?

 
曾有一位CEO學員告訴我,要坐這個位子,除了臉皮要夠厚,心臟更要夠大顆。我覺得他說得真好,畢竟身為檯面上人物,外表很容易成為眾人用放大鏡檢視的焦點,被批評本來就是正常的!甚至有此一說:當你出現黑粉,代表你要紅了—畢竟不夠紅的人,別人才懶得批評。然而正如邱吉爾曾說的:如果每當有狗朝你吠叫,你都要停下來扔石頭,那麼你永遠到不了目的地。面對批評,除了要有強大的心智之外,也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辨識此批評是否值得回應,若要回應,又要如何選擇適合的回應策略。

 

 
面對批評是否回應、如何回應? 
先評估是否有損企業品牌與目標

首先請先理解:身為領導者,你的形象就是企業形象的一環,因此與其將批評視為對個人的攻擊,不如用企業整體的角度來審視:這個批評是無的謾罵?還是反映出了特定族群的想法?甚或其實正指出了阻礙企業形象的真相呢?

 
在此援引一個歷史上的著名例子: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的髮色。在總統大選期間,雖然他的民調不算低,但始終無法取得壓倒性勝利。當時,民間對他常有「不夠沉穩老實」的批評聲浪,競選團隊發現他雖然受到婦女與年輕人的青睞,然而「中年以上男性選民」卻對他持保留態度。競選團隊研議後發現,雖然柯林頓出身平民,但是一頭淺金色頭髮加上倜儻的外貌,卻他看起來不像腳踏實地、胸懷使命的政治工作者,而更像《花花公子》雜誌的受訪者。於是,競選團隊將其髮色改為灰白色,讓柯林頓看起來名副其實地經歷過人生的淬鍊—當他在媒體上談及自己一路求學奮鬥的過程時,這樣的外表更能與內容相輔相成。最終,柯林頓成功贏得選民的支持,當選美國總統。

 
試想,如果柯林頓團隊不是正視了那些批評,並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批評背後真正的思考,進而著手改變,或許歷史就會改寫了。畢竟其目標是贏得美國總統大位,要達到此目標,中年以上男性選民的支持必不可少,而「沉穩」的形象又是此族群看重的特質。換言之,當時「看起來不夠沉穩」其實是柯林頓通往白宮的一大阻礙!
 

面對「不夠沉穩」的批評,柯林頓團隊成功地辨識出它的價值,並將之視為改變契機,進而快速校準、達成目標,此案例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然而,並非所有的批評都值得你去深究—端看這個批評是否與你的個人品牌有關。例如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長期以「為德國服務」為使命的她,屢次因穿著像大媽受到揶揄,但她知道對自己而言時尚並非重點,所以並不打算花心思變化風格,而是堅持守住得體度,幾乎天天穿著保守(幾乎相同款式)的套裝,只在色彩上做變化,並運用色彩心理學於不同場合為其達到溝通目標。

 

 
無論是美麗、時尚、帥氣、年輕、像大媽……或其他外表上的特質,對領導者而言,首要之務仍是如何以智慧回應外界的批評:懂得辨識哪些批評是成長的契機,哪些則與個人品牌、目標願景無關,可以一笑置之,這正是展現領導者成熟度和自信心的關鍵。

 

 

—本文首刊於《商業周刊》第 1929期

 

  

作者簡介

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創辦人,創造一系列科學化、系統化的形象教學體系,知名課程【衣Q寶典®】幫助上萬名職場工作者打造成功形象,進而展現實力、贏得先機。 至今已引領團隊協助上千家企業整合員工形象,如台灣高鐵、LEXUS凌志、國泰世華銀行、宏達電子、中國美的集團等, 2004年獲中國婦聯頒發【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家】。 著有《成功禮儀》、《女人,妳的名字叫美麗》、《男人,展現你的成功有型》、《穿對更成功》、《衣櫥減法》、《衣櫥加法》、《魅力領導學》等32本形象管理專業書籍,是亞洲形象管理界著作最豐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