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形象好文

想提升溝通成效?別說對方「聽不懂的話」

最近在課程中,有位學員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他為了拓展業務,跳脫原本經營的圈子,去開發不同類型的客戶。然而幾次溝通下來,他發覺與新的這群客戶溝通起來十分費力,過去有效的銷售話語,似乎完全失效了。

我回答,因為不同的客戶群,說的本來就是不同的語言!相信你也同意:儘管生活在同一個國家,擁有相近的文化背景,但生長於不同年代、受不一樣的教育、住在不一樣的地區、擁有不一樣的職業…的人,自然就會發展出不同的「語言」。這位學員的問題在於:忘了把自己的想法,翻譯為對方聽得懂的話,溝通起來當然就無法如魚得水。而我建議他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只要懂得避免「陌生辭彙」,就會有很顯著的差異。

辨認對方的語言,避免陌生詞彙

什麼是陌生辭彙?如果將人接收訊息的過程,比喻成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那麼每一個陌生詞彙,就像是路上的一個坑洞,每遇一個坑洞,車子就需要減速閃避一下,而在減速之後,還需要耗費額外的精力才能回到原本的速度,再度專注在接下來的內容上。除非他對你的內容極度有興趣,否則大部分時候,這種減速閃避的狀況只消發生個兩、三次,就會失去聆聽動力。

常見的陌生詞彙包含:

  • 語言選擇

從事業務工作的學員Gabriel告訴我,他入行以來一直都用英文名字,直到一位客戶點醒了他:「我很喜歡你,也很想跟你買東西,但是對於英文名字,我實在是記不起來也拼不出來,每次想問你問題,都要在手機裡找很久才找得到…能不能改用中文名字?」這讓他赫然發現,原來僅僅是名字的選擇,無形中就將廣大的潛在客戶排除在外。從此以後,他自我介紹時都會依照對方的習慣來選擇名字,對方習慣用英文時,他就介紹自己是「Gabriel」,習慣用中文時,他就是「小吳」,習慣正式稱呼,他就是「吳主任」,當然,他也可以是「吳A」。

  • 遣詞用字風格

每個圈子都有習慣的溝通風格,有的人覺得直來直往的語言最接地氣,有的人偏好引經據典、文雅修辭。

而你會發現,所有的銷售高手都是調頻高手,他們知道如何視溝通對象的不同,適度地調整自己的遣詞用字。這並不代表你必須通盤改變自己說話的風格,而是適度地加上幾句與對方的說話習慣相近的語彙,並避免使用對方容易產生反感的詞,就能有很好的效果。甚至,他們也能運用語言風格,在無形中定位出產品的價值:一般而言,若產品的訴求是高C/P值,語言風格需要直接有力,而優雅的詞藻,則與高價的產品相輔相成。

  • 行話:專業術語、縮寫、簡稱

如果平常並沒有特別關注國際事務,聽到「CPTPP」恐怕只會愣住;而不熟網際網路的人,也無法立即參透「TCP/IP」代表什麼含意。這類專業術語有著「隔行如隔山」的特性,因此僅限於與同領域的人士溝通時使用。(為大家節省google的時間: CPTPP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縮寫;而TCP/IP則是一種網際網路傳輸方式的模型。)

諸如此類的隔閡,不只出現在行業與行業之間,有時不同的世代、不同的圈子也會擁有不同的「行話」,例如父母可能聽不懂孩子口中的「隱眼」原來就是「隱形眼鏡」;對股票沒興趣的人,或許也不會把「馬投顧」這個暱稱,和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連結在一起。因此,當你並不確定對方是否與你使用相同的行話時,選擇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的一般性詞彙,會是較保險的策略。

  • 圈內笑話(inside joke

當在場人士都有相同背景時,在言談中帶到幾句圈內笑話,往往是能快速炒熱氣氛、拉近距離的技巧,也能藉由哪些人能「秒懂」這個笑話,進而篩選出真正的自己人(insider)。然而這麼做同時也帶著風險,因為在你「篩」出同溫層的同時,也將聽不懂圈內笑話,也就是非同溫層的人排除在外了。

發現對方聽不懂,如何臨場應變?

當你注意到聆聽者在你提到某個詞彙時,表情有些微的變化,例如頭歪了一下、眉毛挑了一下、眼神飄了一下…那很可能就是他正在「減速閃避」的徵兆。這時你可以這麼做:

  1. 先解釋再繼續
    若講到某個名詞或概念時,立即發現對方有聽不懂的徵兆,這時與其繼續講,不如暫停一下,先把這個詞解釋清楚,再繼續往下說。

  2. 換句話說
    如果你察覺異狀時,已經錯過了可以進行名詞解釋的最佳時機點,你也可以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換用對方聽得懂的方式再講一遍。這是一個很體貼的舉動:並未直接點出對方聽不懂外語/方言/專業術語,而是不著痕跡地再度說明,如此既為他保留了顏面,也達到了溝通的目的。

  3. 視覺輔助
    如果在該場合中,你非得用專業術語不可,那麼就需要適度地加上視覺輔助,如投影片、板書、文宣、現場手繪圖表。因為對於陌生詞彙,如果只用說的,聲音稍縱即逝,聽者只要沒在第一時間將訊息補捉起來,之後要再回想、回溯是難上加難,當然就無法順暢溝通。這時,只要能夠具體「看到」該專業術語怎麼寫,就能立即強化印象,即使當下還沒辦法理解,也因為心中知道自己還不理解的是何物,而較能安心地繼續聆聽下去。

盡可能避開陌生辭彙,並善用以上的應變方式,相信你無論是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溝通,都能得心應手,更輕鬆省力地達成說服!



—本文同步刊登於《聯合報》繽紛版

作者簡介

陳麗卿

【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創辦人,創造一系列科學化、系統化的形象教學體系,知名課程【衣Q寶典®】幫助上萬名職場工作者打造成功形象,進而展現實力、贏得先機。 至今已引領團隊協助上千家企業整合員工形象,如台灣高鐵、LEXUS凌志、國泰世華銀行、宏達電子、中國美的集團等, 2004年獲中國婦聯頒發【中國百名傑出女企業家】。 著有《成功禮儀》、《女人,妳的名字叫美麗》、《男人,展現你的成功有型》、《穿對更成功》、《衣櫥減法》、《衣櫥加法》、《魅力領導學》等32本形象管理專業書籍,是亞洲形象管理界著作最豐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