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三位總統候選人的形象都中規中矩,符合普羅大眾的口味,看得出經過準備,22日的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 三位候選人走的卻都是小眾路線。
讀者不妨做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將三位候選人的臉部都遮住,或者若你身邊有完全不認識三位候選人的外國朋友或是小朋友,也可以問問他們的意見—看看光憑候選人的穿著,是否可大致判斷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背景?相信你會得到很有趣的答案。
目錄
Toggle民眾黨候選人吳欣盈
首先是民眾黨的候選人吳欣盈。若把臉部遮住,其西裝外套+花內搭+偏大耳環+髮髻的組合,看起來就像是傳統的貴婦穿著。若以此穿著為基底,但想要更加擴大受眾群的話,可以將內搭的花色換成「規則幾何圖形」,對大眾的接受度會更高。
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
接著是民進黨的候選人蕭美琴。若把臉部遮住,你會發現其套裝的款式有著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參政初期的味道,雖然正式嚴謹,但也會聯想到上一世代的女性領導者。對此,除了改善套裝的剪裁合身度之外,也可以加上內搭,有了外套與內搭的對比色,整個人就會神采奕奕。
國民黨候選人趙少康
最後是國民黨的候選人趙少康。若把臉部遮住,趙先生的穿著看起來就像媒體人,且是屬於上一個世代的名嘴。在一般商務穿著中,男士襯衫的顏色需要比西裝淺,而趙先生的襯衫顏色比西裝更深,已經脫離了專業穿著的範疇。此外,其襯衫也是屬於比較休閒的款式,領片處沒有領尖支撐,也是比較不適合繫領帶的。如果未來希望強化領導者的國際格局,不妨從此處著手。
最後,對比20日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副總統這一場的講台高度降低了,讓候選人們上半身露出的部分變多,於此同時也改變了候選人們在鏡頭中被看到的比例。此外高度偏低的講台,也迫使候選人們在看稿的時候需要低下頭,讓看稿的動作變得很明顯。
這點除了供主辦單位參考之外,也值得所有需要上台的朋友們引以爲鑑。因為以觀眾的視角,看到的不只是講者,而是「講者+講台」的整個組合,所以如果你能夠預先掌握講台高度(有時也包括講台上的鮮花、麥克風架等設置的高度),就能依據講台來微調自己的服裝與肢體動作,而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場合,最好能夠實際站上去預演看看。如果實在沒辦法預先知道,也可以早點到現場,並依現場情況做必要的調整。
例如20日的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講台高度較高,觀眾可以看到候選人們西裝扣起的釦子和其上的西裝、襯衫、領帶,整個畫面乾淨簡潔;然而在22日的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上,因為講台改變,觀眾們除了看到趙少康先生上半段的西裝襯衫領帶,也可以看到西裝釦下方露出的粉紅色領帶,整體畫面的洗練度、沈穩度相對就降低了。(如果趙先生事先知道講台高度改變,領帶會以這樣的方式露出,而又無法換裝,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換一條顏色較不醒目的領帶,即可降低領帶的吸睛程度。)
延伸閱讀:看選舉學形象:2024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
(本文同步刊登於商周.com【好形象卿鬆學】專欄:正式場合發言,怎麼穿才合宜?形象專家看副總統政見發表會)